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的发展受到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家庭对他们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大;同时,幼儿园教育要取得预期成效,也必须取得家庭的配合支持。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并处理园所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加强家园一体化建设。家长工作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通过家长工作,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目标和方向上是一致的都必须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培养社会主义四化的建设者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园的教师与家长均作为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
幼儿园作为正规教育机构,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将家长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家长工作放在与保教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长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通过家长工作,指导帮助家长,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以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影响。
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由于家庭对儿童的影响最直接,家长与儿童有着亲密的关系,因而对其健康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重要而又十分独特的。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特别在幼儿期,孩子年龄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大,依恋情感深,家庭的影响作用就更大。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幼教机构不可替代的,同时对幼教机构保教质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一般地,家庭教育的特点或优势体现在:家长与幼儿之间是血缘亲情关系;家庭成员间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往互动频繁,接触亲切;家庭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可以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着幼儿;家庭教育是一种个别教育,是一对一进行的,对于独生幼儿甚至是几个成人对一个幼儿的教育;家庭教育更应侧重引导儿童学习做人,学前阶段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等。家长虽然作为教育者,是儿童第一位教师,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员,许多家长往往只是按照自然法则扮演家长的角色,并不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含义,缺乏科学方法,在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上存在着种种误区和偏差。相当一部分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养也不尽如人意,因而使幼儿受到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
幼儿园及其教师要了解和分析家教的特点与问题,通过家长工作,引导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教养态度方法,提高科学育儿自觉性,发挥家教优势,给幼儿以积极良好的影响。
三、通过家长工作,调动家长关心支持参与幼儿园教育和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办好幼儿园。
家长是幼儿园的服务对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幼儿园应增强服务意识,主动做好工作,为家长提供方便。然而,以往园所与家长的关系常常是将家长看作被动的服务对象,家长到园所只是为听取园所的要求好和了解幼儿的表现。而且家园联系仅为单一方向。这种状况是不能同改革对幼儿教育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
事实上,家长是园所积极主动的服务对象,可以看作是幼儿园的上帝。从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过程看,家长是教育的合作者,家长自身作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和资源,幼儿园教育要取得成效,必须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预;家长的关心、支持和监督评价也是搞好幼儿园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促进因素;从幼儿园的社会生存与对外交流看,家长是幼儿园走向社会,获得广泛理解支持,扩大教育和服务功能以及树立园所自身良好形象从而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中介和桥梁。
幼儿园要努力做好家长工作,争取他们的关心、支持,激发其参预幼儿园教育与管理的积极性,对幼儿园工作和保教质量的优劣作出评判,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帮助幼儿园工作人员,共同办好幼儿园。
家长对于幼儿园工作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2/2/29家长对于幼儿园工作的意义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的发展受到教育机构、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学前阶段的幼儿来说,家庭对他们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大;同时,幼儿园教育要取得预期成效,也必须取得家庭的配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