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幼儿生命 促进幼儿健康
发布时间:2012/3/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必须高度重视对幼儿进行安全生活教育。
一,为什么要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作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陈鹤琴先生早就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第一位,“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要强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儿童。”同时,“保护幼儿的生命”也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幼儿年龄小容易出意外,3—6岁儿童身心处于明显的未成熟阶段,幼儿身体各部分的器官比较娇嫩,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运动水平比较低,运动的协调性差,所以走路摔倒,弄伤自己是常有的事。他们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他们东跑西窜,样样都想触摸,试探一下,但又不知道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很容易发生意外,为此,保护幼儿生命理所当然地成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离开健康,幼儿就不可能从事学习,尽情游戏,甚至无法正常生活,同时更不可能拥有一个完整而有高质量的人生,因此,保证幼儿生命健康无论对幼儿还是人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 多渠道多手段多幼儿进行安全生活教育
幼儿安全生活教育是根据幼儿动作发展、认知发展及生活经验积累等发面的特点,加强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认识,提高其遇见性和保护技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
1、 抓住契机及时进行安全生活教育
由于意外事故具有残忍性,也由于幼儿思维水平的局限和好模仿,因此,教师在进行安全生活教育时,一般以正面的语言描述示范为主。意外事故的原因和恶果很难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只有周围发生了意外,主角有时生活种的幼儿,这时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及时让幼儿加深对意外事故恶果的了解,幼儿比较容易引以为戒。
2、 加强对危险情境的认识
提高对危险情境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及时躲避来自外界的威胁。有时幼儿处在危险中也很难意识到,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我们可以通过有关的案例,让幼儿比较鉴别什么是最危险的,什么是该躲避的。
3、 对幼儿进行延迟欲求满足的训练
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常与儿童的冲动天性有关,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逐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不管什么事,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看一看,想一想怎样是安全,怎样是更安全的,以减少意外发生。
另外我们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如练习、体育锻炼等提高幼儿的应急反应,减少意外发生。
同时我们还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以确保幼儿健康,具体包括: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如接送制度、门卫制度、健康检查制度等;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工作人员确立高度的责任感等等,只有全园上下齐心协力,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给幼儿一个完整、幸福、快乐的童年。